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全力提升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水平,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治理模式,以“树标杆、强预警、严监管”三大抓手为牵引,扎实推进扬尘治理专项行动,为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注入强劲动能,全力绘就生态宜居城市新图景。
立“优”除“乱”,精准监管“净”工地。以“十优工地”建设标准为标杆,对全市328个在建项目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聚焦防尘降尘设施缺失、人员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等十大突出问题,实施靶向治理。构建“检查-整改-复核”工作机制,对已完成排查的260个项目,按30%比例开展“回头看”专项督查,将“问题整改”与“长效管理”有机结合,全力推动围挡喷淋系统全覆盖、建筑材料分类标识、建筑垃圾日产日清等管理目标落地见效。通过微信公众号对15个十乱典型项目进行曝光,强化警示教育,引导企业对标“十优”工地找差距、补短板,形成“以优促改、以改提标”的治理氛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夯实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根基。
预警先行,宣教护航,大风防控“稳”推进。深化气象预警联动机制,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直通车”,实现大风、沙尘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的实时同步与精准研判。收到预警,即刻通过电话短信、行业工作群等多渠道,将预警指令点对点推送至全市各建筑工地,同步明确应急预案启动标准、风险防控重点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预警响应“零时差”。立足工地实际,创新宣教形式,精心策划制作《建筑工地大风沙尘天气“十提醒”》视频,系统阐释裸土、易起尘物料苫盖规范、临时设施防风技术标准、高空作业安全管控要求及扬尘污染强化治理措施,以可视化、通俗化的表达推动安全防范知识入脑入心,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
机械管理“码”上到位,减排治污“净”享蓝天。着眼于生态治理与行业规范发展,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银川市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全市建筑项目搭建起科学化、规范化的机械管理体系。建立全维度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借助便捷高效的微信小程序,全力实现 “就近登记、全程网办”的便捷登记模式,严格落实“一机一码”制度,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同时,划定管理“红线”,严禁未完成编码登记、无环保标识,超标排放的非道路移动柴油工程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对违规使用的单位,将依法依规采取停工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形成“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高压态势。积极引导行业绿色转型,鼓励施工单位优先选用新能源或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支持老旧高污染机械淘汰。通过优化施工机械结构布局,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助力蓝天保卫战与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