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要求,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推动银川市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高位统筹,科学规划整治工作顶层设计。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的整体谋划,持续凝聚工作合力、明确工作思路。一是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为抓手,成立整治领导小组,研究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及时解决队伍建设、督查检查、整改整治等重要问题。二是高标准健全制度机制。印发《银川市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银川市住宅小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银川市2023年保障房百日千房大检查专项整治方案》等12项整治方案,聚焦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和堵塞监管漏洞,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长效机制,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三是高质量推进压实责任。深入在建工地等生活生产一线现场办公,听取和征求周边小区、广大群众及基层管理人员意见建议,发放技术标准、安全教育视频等4900份,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等培训9870人次;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及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巩固提升工作,检查建筑工地682个(次)、市政项目31个(次)、住宅及保障房小区507个、城镇及农村自建房68350栋,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295处,整改率98.30%。出台《银川市“烂尾工程”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开展物业整治专线提升行动,建立“红色物业”244家。
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整治工作重点措施。围绕开门找线索、出门查问题、合力治乱象。一是开门找线索。全面开展分类分级、拉网式线索大排查行动。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千房”等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出门查问题。对企业资质合规情况、安全生产、工程发包情况、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岗履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等各项检查监管,共检查项目1831余项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523份、停工整改通知89份。三是合力治乱象。针对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肢解发包等行为,持续完善以记录、抽查和惩戒为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累计调查移交违法线索15起。
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深化整治工作实际成效。一是交通疏堵6+N工程领跑全国全区。年度谋划交通疏堵项目55个。截至目前,已列入市本级一、二、三批投资计划的37个项目中,24个已完工。二是物业行业123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全区率先开展物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制定出台《银川市住宅小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银川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星级化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群众停车难等“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根本化解,物业管理品质显著提升。以为民、便民、安民为服务重点,开展完整社区、未来社区建设试点,13个社区纳入自治区完整社区试点,金凤区通福家园社区、金凤区民生花园社区、灵武市镇河塔社区3个社区入选住建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经验做法被住建部、民政部肯定,全区观摩活动在银川召开,典型经验被全面推广。三是“保交楼”工作获住建部通报表扬。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9部门召开加快推进“保交楼”工作视频调度会,会上通报表扬全国排名前五省份,宁夏排名全国第二、复工率100%。我市承担全区“保交楼”任务80%以上,截至目前交付房屋10742套,预计今年年底交付率达到85%以上。四是海绵城市建设位居西北前列。抢抓海绵城市示范市试点周期,先后谋划实施海绵项目136个、累计完成海绵投资12.85亿元,目前30%以上的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达到93%。在4月中旬住建部中期评估中,银川市获得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情况绩效评价B等次,位列45个示范城市中上游、西北城市前列。六是“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三点一线”工作法(驻点办公、蹲点服务、重点攻坚、下沉一线),年度完成3.11万套房屋竣工验收任务,完成率80.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