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银川市着眼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根本要求,秉持制度先行、多元化解、源头纠治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住建领域“枫桥经验”的高质量实践。
聚焦薄弱环节完善制度体系,注重信访源头纠治。紧盯房地产、住房保障、物业管理、建筑施工等信访多发领域,把建章立制作为强化矛盾纠纷处理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银川市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工作方案》《银川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细则》《银川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细则》《银川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星级化评定实施办法(试行)》《银川市住宅小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银川市建筑领域绿色施工考评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为解决房屋买卖纠纷、保租房分配争议、物业服务纠纷、施工扰民矛盾等突出问题完善政策依据,切实加强行业监管领域信访源头建设。
聚焦突出问题倾力根治化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畅通12345热线、自治区信访平台、政务微博平台、银川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等投诉平台办理流程,深入推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易事快办、敏感事立即办、复杂事提速办、疑难事设法办”工作方法,解决了一批群众呼声高、意见大的“急难愁盼”问题。维护保障房分配政策公平,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开展住房保障“百日千房”大检查,累计清退公租房933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2.6万元,公示6批次168名失信人员。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持续优化,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在5-7个工作日内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承租资格申请审核流程。全力攻坚群众不动产登记“办证难”历史性难题,结合工作实际“量体裁衣”,出台一系列遗留问题化解实操细则、工作指南、政策文件。组建3个信访工作专班,下沉一线收集群众诉求,累计解决99个小区、8.2万套房屋的竣工验收、消防验收遗留问题,为打通18万套房屋“办证难”问题创造关键前置条件。
聚焦重大隐患科学施策,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结合“烂尾工程”专项整治,制定《银川市“烂尾工程”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科学研判工作形势,为风险项目建立“一工程一专班”逐个解决。建立项目工程进度台账,每周跟进项目情况,定期现场督查,做好群众政策答疑、思想引导和情绪安抚工作,把住建领域重大维稳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截至目前,各县(市)区持续推进烂尾项目开复工,涉及民生的63个“烂尾工程”及“保交楼”项目已化解42个,化解比例67%。银川绿地中心快速复工,南北双塔正式亮灯,丝路明珠塔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化解。
责任编辑:何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