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05 09:58 阅读量:5
汤 黎
[摘要]在高层建筑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选用更加符合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材料,对控制高层建筑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上,分析了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 混凝土 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 more and more quantiti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today, how to select the suitable high-rise buildings concrete materia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from the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concrete material to analysis the announcem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混凝土是由水、粗细骨料、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经过特定的物理过程形成,其质量主要材料由材料的质量以及所需的配比决定。按工程的要求合理选用材料,严格按照所需工程技术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才能建造质量过关的高层建筑。下面,就泵送混凝土所用材料的选用及质量控制作以下简单阐述。
一、材料的选用
1.水泥
水泥的选用要根据高层建筑结构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用量,选取合适的水泥品种,根据高层建筑所在的地理环境、天气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泵送混凝土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抗渗混凝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
在混凝土中,骨料约占70%~80%,其用量非常大,选用时应考虑质量、粒级。骨料分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粗骨料一般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其级配以接近连续级配为佳,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细骨料分为天然砂、人工砂和混合砂,天然砂按其产源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泵送混凝土通常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和山砂,也可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河砂的颗粒比较光滑,用它们来拌制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而山砂、机制砂的颗粒表面粗糙、有棱角,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强。但和易性较差,并且不如河砂洁净。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配制泵送混凝土宜优先选用Ⅱ区中砂。
3.活性掺合料
为了改善高强混凝土性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小水化热,可以掺加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硅粉、粒化高炉矿渣等矿物掺合料。粉煤灰颗粒具有球形玻璃体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减少泌水和离析现象。粉煤灰的密度较小,用等重的粉煤庆替代部分水泥时,使拌合物的浆体数量增大,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利用粉煤灰不仅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而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粉煤灰作为一种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我国应用量最大的矿物掺合料。
掺用粉煤灰一般有三种方法: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法。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规范技术规程》(CECS207:2006),粉煤灰取代水泥的量最大不得超过30%,且其超量取代的超量值不宜大于25%。
混凝土工程掺用粉煤灰,应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146-90)对于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选用相应等级的粉煤灰。I级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Ⅱ级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Ⅲ级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但大于C30的无筋混凝土宜采用I或Ⅱ级粉煤灰。
4.外加剂的选用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功能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混凝土耐久性,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含气量;提供混凝土特殊性能。
任何混凝土中都可以使用外加剂,外加剂也已被公认为现代技术的混凝土所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但是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所以,实际应用外加剂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现场的材料和施工条件,并参考外加剂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虑。如果有条件最好通过试验验证使用效果和计算经济效益后再确定具体使用方案。
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在选用上应注意泵送剂与水泥或掺合料的适应性,并通过试验验证泵送剂的适用性。泵送剂对水泥、掺合料、砂石以及配合比均十分敏感,验证试验必须采用工地现场的原材料。当原材料发生变化,配比变化时,必须再次进行验证试验。泵送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环境温度、泵送高度、泵送距离等进行调整。
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所用泵送混凝土普遍由搅拌站生产,施工现场大量采用预拌混凝土,正确选用混凝土材料是控制混凝士质量的的首要条件,生产企业的工序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
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原材料的进厂、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成型、养护等环节加以控制,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最容易出现:强度不足、裂缝、缓凝、泌水离析、坍落度损失等问题。
1.造成原因
(1)强度不足的因素主要是当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泵机操作工为求泵送方便,随意往混凝土中加水。
(2)掺用含缓凝组分外加剂的混凝土,前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增幅较大,造成试验时强度不够,因注意试验时间。
(3)裂缝问题由于板、墙的表面积大,风吹日晒使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混凝土早期水化反应程度差,抗压强度低,不能抵抗收缩使产生的拉应力,从而形成了裂缝。主要是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用水量大)、骨料含泥量过大、施工养护不好或方法不当造成的。
(4)造成混凝土缓凝的原因有缓凝型泵送剂的质量不稳定、气温影响、生产过程中计量器具不准造成缓凝型外加剂的量加多了或者不同类型外加剂相互之间产生反应起到了缓凝作用。
(5)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的原因有泵送剂的推荐掺量或质量有问题、石子砂子的级配有问题或砂率的选择不合适、用水量过大、胶凝材料的用量少了。
(6)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的原因有泵送剂的质量不合格混凝土运输或在现场等待的时间过长水分蒸发、早强剂过多。
2.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配合比设计合理,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试验进行验证。
(2)采购质量相对稳定的原材料。
(3)合理添加掺合料和外加剂。
(4)计量器具定期校验。
(5)原材料存放应能保证质量不受影响。
(6)露天堆放的骨料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因适当调整配比和用量。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雨后含水率等的影响。
(7)根据运输距离、气候条件调整外加剂(缓凝)用量。
参考文献
[1]马奎前.高层建筑高强度混凝土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2)。
[2]杨立刚.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4)。
[3]张维峰,方海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17)。
(作者单位:银川市建设工程综合检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