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5 17:13 阅读量:5
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有效破解新兴建筑形态下的安全管理难点,8月1日,市住建局组织建筑结构、施工安全资深专家,深入我市在建第四代建筑阅云湾项目施工现场,聚焦“空中花园临边防护变异”与“复杂工况脚手架高空作业”开展了一场专业的帮扶指导活动。
新趋势呼唤新解法,安全痛点亟待破题。一是临边防护“变形记”之困, 空中花园追求自然流线与多层次错落,其边缘形态早已突破传统建筑的横平竖直。大量不规则曲面、非连续边界涌现,使得标准化的防护栏杆难以严丝合缝安装固定,防护高度、强度常因特殊构造而被迫“打折”,留下了令人忧心的安全缺口。二是脚手架“高空芭蕾”之艰,为支撑悬挑的花园平台、打造垂直绿化结构,脚手架常常需跨越巨大中庭空间。其支撑体系受力复杂多变,作业平台狭窄且需频繁转换,工人在此等“高空迷宫”中移动、操作,风险系数陡增,常规管理手段捉襟见肘。
专家“会诊”开良方,现场帮扶解症结。一是望闻问切,直抵病灶。面对这些“生长中”的安全难题,市住建局邀请行业领域专家直插一线,以“望闻问切”的严谨态度展开深度帮扶。专家们在数十米高的作业面,对形态各异的临边结构和纵横交错的脚手架体系进行了实地勘查。他们对照现场实际,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展开多轮次深入交流,不放过任何一处结构衔接细节与作业流程盲点,力求精准定位每一处风险源。二是精准开方,定制良策。针对异形临边防护,专家提出优化搭设方案,使用高强度防护网,在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同时,配合使用双排脚手架,局部采用三排脚手架,确保与异形结构严密贴合。三是督治同步,闭环管理。帮扶过程中,执法人员同步对现场发现的临边防护设施设置不足等具体隐患,开具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时限与验收标准,确保督有成效,改有实效。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全域帮扶强根基,常态机制筑防线。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将技术帮扶作为破解新型建筑安全难题的关键举措,组织专家团队对全市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在建项目开展全面覆盖、深入细致的帮扶指导。截至目前,累计深入施工现场46次,精准诊断并推动解决了包括异形临边防护设计缺陷、复杂工况脚手架搭设稳定性不足等核心技术难题37项。通过专家“手把手”教学和“点对点”答疑,显著提升了从业人员的风险辨识能力和专项技术素养,使“安全先行”理念在复杂的建筑施工环境中得以真正落地生根,为建筑领域安全平稳发展保驾护航。